【出版著作与教材】 1.《基于“文化基因”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》,天津大学出版社,2019.09; 2.《园林景观设计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4.09 【发表论文】 1. 魏冬雪、李贞贞、霍艳虹,滨河空间冬夏热舒适评价研究——以海河天津市中心城区段为例,景观设计,2025,23(01):8-12. 2. 李发明、杨凯婷、霍艳虹,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,景观设计,2024,(05):14-17. 3. 霍艳虹、姜文婧、李发明,天津市吕官屯村生态敏感性分析及生态建设策略研究,景观设计,2024,(04):12-15. 4. 城市运河文化景观的公众意向感知——以扬州为例,风景园林,2023,30(2):89-96; 5. 明清“士商互动”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影响,古建园林技术,2021(155):57-62; 6. 世界遗产运河保护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,现代城市研究,2021(08):53-58+65; 7.《平山堂图志》——清代扬州山水版刻图像中的风景与文化价值研究,国画家,2021, 4(02):65-66; 8.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研究,风景园林,2020(3):80-85; 9. 清乾隆时期扬州倚虹园景观复原考析——扬州湖上园林与地方文化空间,风景园林,2020,27(12):115-120; 10. 明清“士商互动”对岭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,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(5):454-460; 11. 基于LID理念的校园水系景观规划探讨——以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区为例,建筑节能,2017,45(1):102-106; 12. 京杭大运河“文化基因”的提取与传承路径理论探析,建筑与文化,2017,155(2):59-62; 13. 明清佛山园林考,风景园林,2016(6):24-29; 14. 山水有清音:论魏晋水文化审美意识的形成,建筑与文化,2016,142(1):218-220; 15. 浅析圆明园“遗址”的“残缺美”,现代园艺,2016(8):164-165; 16. 浅析园林景观中的低碳理念,现代园艺,2016(9):103-104; 17. 借世园会之力提升唐山城市旅游形象研究,旅游纵览,2016(10):136; 18. 浅析我国北方家庭阳台绿化特点,北方园艺,2011(8):149-120; 19. 历史街区中新建筑的植入——以河北路314号为例,城市,2011(4):57-62; 20. 浅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,北方园艺,2010(7):125-127; 21. 浅谈居住区景观的自然与人性化设计,河北林业科技,2010(4):81-82; 22. 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浅析——以天津王口镇改造规划为例,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(1):89-91。 【其他成果】 1. 软件著作权,大运河“文化基因”可视化查询系统; 2. 软件著作权,城市绿地系统环境设计预防犯罪虚拟仿真学习平台。 |